首页 >> 舟瓣芹属

热火朝天闹增收山土豆

文章来源:水产农业网  |  2022-07-28

热火朝天闹增收

热火朝天闹增收 初冬时节的钦州大地,刚忙完秋作物的农民兄弟又掀起冬种作物热潮。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特色,科学种植、规模化经营,从六万山脚下到钦州湾畔,从六峰山到八寨沟,到处是冬种生产一片繁忙景象。到12月2日统计,全市冬种面积94.09万亩、同比增加8.3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35万亩、冬种蔬菜59.38万亩、绿肥16.68万亩。  调整结构种新种  陆屋镇是灵山县的旱区,经常遭遇春旱,早稻难以按时播种。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动员下,几年前石子岭村张国鉴等几户群众以邻近的杨屋村为榜样,带头在村里冬种荞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传十,十传百,冬种荞头就这样在石子岭村里铺开了。该镇多沙质土,十分适宜荞头生长,所产荞头个大均匀、肉质结实,是该镇的著名特产。每年秋末冬初,陆屋人都利用冬闲田开展冬种荞头,今年也不例外。眼前的石子岭村屋面大垌一片热闹,农民们忙着在整地、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盖草、淋水。“今年,我们村三分之二的农户都利用冬闲田种植荞头。”站在灵山县陆屋镇石子岭村屋面大垌开阔的荞田里,该村的支书张国鉴高兴地说。  陆屋去年冬种的荞头今年6月上市,平均亩产5000斤左右,收购价格1.5~1.8元/斤,比种早稻合算。今年,石子岭村群众冬种荞头的热情比上年高涨,没种过的新种,种过的扩种。“去年,我家种荞头不到2亩,今年扩种将近到3亩。”老张如数家珍。  选对模式是关键  都说海边的盐碱田难种,冬天地里泛盐更不能种庄稼。可在钦南区犀牛脚镇船厂村委海边,往年基本冬闲的700亩盐碱田,今年却奇迹般长出了绿油油的蚕豆苗。“主要是选对了品种。这种大粒蚕豆喜欢盐碱地,选择盐碱地冬种蚕豆,是犀牛脚冬种历史的突破。”该镇农业站的周副站长道出了海边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做海不做地的观念,他们或者是自己种植,或者是将土地转包给外来投资者,大力发展冬种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我们选对了地方。钦州冬天的温度比福建高,蚕豆长得特别好。你看,11月15日播种,现在已经长到20厘米左右了。”千里迢迢,从福建宁德到犀牛脚创业的吴先生会心地笑了。去年,吴先生就到犀牛脚“试水”种植一亩蚕豆,获得了成功。今年,吴先生决定放开手脚,种植蚕豆1200多亩。预计,到明年2月初开花,3月初就可以收获第一批蚕豆了。在犀牛脚镇白鹭村委的海边,吴先生则通过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支持机耕、种子和肥料的办法,鼓励当地农户在盐碱田里种植蚕豆500亩。和福建吴先生同姓,专门负责“向导”的犀牛脚镇吴先生则这样评价:“关键是选对了发展模式。”  科技进步作支撑  近几年来,浦北县的冬种免耕马铃薯很有特色,可以说是钦州市乃至广西农业的一面旗帜。在今年冬种生产工作中,  浦北县以打造广西冬种马铃薯第一大县为目标,以实施国家农业部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为契机,以马铃薯为重点,把免耕马铃薯种植作为冬种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在安石等重点镇的冬种马铃薯生产得到巩固的同时,鼓励安石镇的大户到全县各镇租地种植马铃薯,实现了规模连片开发。目前,免耕马铃薯在浦北县遍地“开花”,形成了“多镇一品”的格局。到12月2日统计,全县冬种马铃薯面积7.1万亩,全面完成冬种马铃薯计划任务,其中免耕马铃薯5.7万亩、占80.28%。  南菜北运是目标  “钦州的冬闲田面积大,冬天气候好,有条件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钦北区青塘镇新村公路边,一片30亩左右的塑料小拱棚辣椒育苗田里,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的山东大汉单俊杰,一边组织指挥民工干活,一边对我们说。今年10月中旬,市农业局组织县、区农业局到山东寿光举办农业招商推介会,重点推介我市蔬菜产业招商项目。冬闲田面积大、无霜期长、交通方便等优越条件,深深吸引了山东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新型农民。很快,山东一批有远见卓识的蔬菜种植大户变成了“候鸟”,来到钦州“越冬”,单俊杰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地方我租地700多亩种植辣椒,在另一个地方租地种植水果型青萝卜300多亩,全部北运。目前,位于钦北区青塘、平吉镇之间的九百垌,吸引了多位辣椒老板进驻,已经发展成为我市继钦南区“三那”之后的又一个冬种辣椒生产基地。  同样来自山东寿光的卢继财,则在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种植西葫芦150亩、西红柿40亩。最近,卢继财又和当地农民签订租地协议,种植结球甘蓝,把种植规模扩大到350亩。  而在钦北区大寺镇的屯妙村委,来自山东莱阳的孙德军则种植马铃薯400百亩,销售策略锁定上海。  钦州市冬种生产的目标,就是打造广西新的南菜北运生产基地。

3000N登山杖承载压力试验机

安全绳破坏负荷试验机

拉伸测试机批发

空气弹簧刚度试验台

DWC30冲击试验低温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