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泡桐

四川雁江地膜花生助农增收铁山矾

文章来源:水产农业网  |  2022-07-28

四川雁江地膜花生助农增收

走进资阳市雁江区新场乡双石桥村,闪现在眼前的是成片集中、规范栽培、全田覆膜、管理到位、长势良好的地膜花生示范片,片区绿意葱葱,嫩绿的地膜花生出苗不到两周,长势就如此喜人。

该村5组村民杨宝全介绍,除了双石桥村种植地膜花生以外,该乡的平桥村、双石桥、巡泗桥、油草堰、肖家沟等5个示范村共种植2650余亩地膜花生。新场乡党委负责人介绍说:“全乡种植花生4500亩,其中地膜花生3300亩,占73.33%,名列全区第一。”

该村的村支书周道岷告诉记者:“近年来,我村立足市场需求,引进改良品种,培育了红衣地膜花生2700亩,黑衣500亩。特别是引进黑衣花生给予农户每公斤6元补助,共计补助2.2万元。去年在新场乡平桥村、双石桥、巡泗桥、油草堰、肖家沟等5个示范村的红衣地膜鲜食花生喜获丰收,仅此一项便人均增收400余元。”

转变思路 发展特色种植业

新场乡距资阳城区50余公里,耕地30203万亩,乡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3.28万人,“地下无矿产、地上少资源、经济总量小、基础条件差、外出人员多、收入差距大”是其乡情。为此,历届乡党委、政府转变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新场乡农民一直有种植花生的传统,然而"天府"系列花生品种种植时间久、品种退化快,单产效益低,农户引进新品种愿望强烈。”周道岷介绍,“为此该乡党委、政府及分管农业的负责人积极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奔走忙碌:组织村民代表先后到乐至县石湍镇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到红衣、黑衣花生与普通的花生不同,市场售价比普通花生高,比较效益非常明显,而且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于是该乡引进了特色花生种子,积极动员旱山村、旱片死角村等抽水成本高的村组,将水田改旱田,在双石桥村进行了成功试点,由当初的4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600亩,慢慢地邻村的村民都陆续开始了新品种花生的种植。

“引进的新品种红衣、黑衣花生种起划算,一亩地的花生就可以卖到3000元左右,而去年我种12亩地的玉米才卖了4000元。”双石桥村14组村民郭宗华欣慰地说。

建立基地 打造地膜花生示范片

“地膜花生土地保墒性较好,花生出苗早,苗全苗旺,成熟期比普通花生早10多天,亩增产效益也很可观,比不覆盖地膜的花生增产近一倍。”该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毅介绍说,“新场乡每年在未种植的村社开辟新的示范点1-2个,达到示范一片,带动一方的目的,通过每年的示范带动才有今天的规模。”

据该乡党委负责人介绍:“2009年匹配农业服务中心示范费1万元,2010年为更换黑衣花生品种给予经费补助3万元……先后得到民政、科技、农业局项目、资金、物资46万余元的扶持。”

成功试点后,该乡将红衣、黑衣地膜鲜食花生种植作为一项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去年以来,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10余次深入一线亲自参与、现场指导花生产业发展,并组织召开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会议3次、专题工作会10余次,建起了示范基地;请省、市、区专家为村组干部、种植大户进行知识讲座;派乡农业技术员、科技特派员、产业辅导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现场指导,累计组织各类专场培训会10余场,培训各类人才278人次;加大投入力度,乡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6.2万余元,吸引专业公司和经济带头人累计投入资金及各类物资15万余元,免费发放近5万元的花生新品种,辐射带动全乡红衣、黑衣地膜花生种植户达1987户。

目前,全乡红衣、黑衣地膜鲜食花生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0亩左右,当地不少村民成为种植地膜花生的“行家”。

创响品牌 新场花生俏四方

自基地建设以来,该乡不断进行品种更新、技术创新、耕作器械的革新。据平桥村村主任陈远清介绍,一到花生成熟季节,收购商的电话就络绎不绝地打过来了,有时一个电话就要好几十吨,根本就不用愁销量。近年来,新场地膜花生在区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新场乡也连续多年被雁江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发展特色产业先进集体”。

据悉,下一步该区将整村整乡推进建示范基地,从项目、政策、物资、技术等方面打捆支持种植大户牵头建立地膜花生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规范协调种植户统一订单、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创响新场地膜花生品牌;同时将组织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到江油等地去学习借鉴地膜花生的种植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单产;组织参加******形式、******级别的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博览会等,以扩大新场地膜花生的品牌效应,让新场品牌“地膜鲜食花生”畅销本地并走向外地市场。

拉伸试验机厂

微机管材环柔度试验机

胶粘剂高低温拉伸试验机

50kN弹簧压力测试机

粘扣带疲劳试验机